p站视频

加快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支撑国家高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

2022年03月18日03:52  来源:p站视频 报

技能人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曾说过,全世界需要技能,一个没有多元化技能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繁荣的经济体,也不可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航空工业是先进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对高质量、全方位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与强烈。多年来,来自航空工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围绕切实提高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待遇和职业素质,加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推动产教融合,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等议题积极参政议政,提供航空工业“解决方案”。
  今年,一份关于加快构建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被他们再次带上全国两会,呼吁加快构建兼具军工特色与市场活力的新时代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以支撑国家高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
  但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来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和质量仍然不足: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近一半属于第六大类职业——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凌峰军品分厂加工中心班长刘忠坦言,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个人成长路径不够明朗,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都是造成职业教育技能人才队伍数量短缺、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与普通教育分属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当前,我国共拥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技能工作有“天花板”的担忧,却仍存在于不少人的认知中。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加快构建新时代航空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航空工业而言,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是促进航空制造及服务迈向高端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重要途径,是支撑战略空军军企一体、军地一体的重要保障。
  “技术、技能同样重要”——长期工作在生产制造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陕飞部件厂飞机铆接装配钳工赵平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设计出优秀的飞行器,从数据模型到实物产品以及量产,都离不开技能操作者的参与。但不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仅仅接受过最基础的课程,无法迅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学校和企业‘脱钩’了”。
  刘忠也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一次亲身经历:“我和公司里的技能大师到当地的职业教育学校交流,看到他们至今还用着非常老旧的加工机床当教具。诚然,最基本的手工操作需要保留,但在智能制造时代连个像样的数控机床也没有,确实有些‘误人子弟’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企业和高校两个积极性。航空工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在建议中提出,按照需求牵引、对接急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原则,高质量发展国家航空现代职业教育,横向贯通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专业和专业群,纵向完善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高本贯通”的一体化培养形式、互认机制、评价方式。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国家航空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级航空教材,健全航空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标准及机制,推进虚拟工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赵平表示,建立完备的航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实现以研制生产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营,促进新时代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相信,当“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成为广泛共识时,会有更多有志青年走上技能成才的舞台,在广阔的“新蓝海”中搏击未来。

版权所有:p站视频-p站视频下载网站